当前,国内微短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与之相对的,国产长剧却似乎陷入了“阵痛期”,2024年上半年,播放量排名前10位的剧集累计播放量200.3亿,较之2023年同比下滑15.5%。在注意力经济盛行的今天,微短剧正在疯狂争夺曾经属于长剧的观众群体。长剧该如何在坚持自身品质的基础上打开受众面、吸引更多观众,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微短剧能在今日拥有如此活跃的市场,正是因为其“短、平、快”的特征契合了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时间稀缺、耐心稀缺的现状。长剧要想获得更多关注,必须从微短剧的模式中汲取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宣发中要格外注意利用短视频作为推广宣传工具的价值。
首先要树立“切片思维”。拥有几十集剧集的长剧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而如何从这一庞大素材库中选取适合投放于短视频平台并能够引起观众点击兴趣的片段,是长剧宣发团队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今年上半年,一个短视频在网络上火爆出圈,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中的动画人物孙悟空,竟现身于三次元世界,出现在一名女士身侧,并说出了那句猴哥的经典台词:“吃俺老孙一棒!”这是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滤镜》中的片段,这一荒诞无厘头的情节和满载情怀及回忆的孙悟空形象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在这一片段中,《滤镜》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完成了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实现了“引诱”观众观看的目的;同时,成功推出了本剧最大的亮点——即“滤镜”的存在,完成了对剧集特色的展示,可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短视频平台营销。因此,一段好的宣传切片内容,应该能够成为最好的“诱饵”,吸引观众“上钩”,完成引流的目的;同时,也必须是精心挑选的“高光时刻”,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剧情的跌宕起伏、角色间的张力拉扯或该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其次要具备“热梗意识”。有效引导观众加入到热梗二创的过程中来,将单向的宣传升级为大众参与的互动式营销。“热梗”往往是剧中极具辨识度的金句、情节等,其生命力在于易模仿、易传播,且具有改编与迁移使用的空间,内含丰富独特的语境意义。宣发团队必须有意识地挖掘长剧中具备潜力的热梗,主动发起话题并积极推广。同时借助网络达人的力量让热梗破圈,激发更多观众参与个性化演绎、创意性改编,实现剧集话题讨论度的几何倍增长,以吸引更多路人对剧集的关注,扩大长剧受众面。早溯十年前《甄嬛传》中的“臣妾做不到啊”,近至2023年《狂飙》中的“老默,我想吃鱼了”、2024年《玫瑰的故事》中的“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精品长剧必然具有产出热梗、爆梗的能力,而宣发团队需要做的即是挖掘、设计并推广热梗,以期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另外要善于构建“话题场”。短视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是即时互动性,用户可针对某一话题随时交流、随时响应。这种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话题热度的增长速度,用户可在顷刻间互相交换数十条信息,使话题病毒式传播。长剧要想在观众中打响名头,也必须要利用好短视频的这一特征。精品长剧往往涉及多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情感联结、人性矛盾、生命议题、社会热点、文化传承,每一种话题都势必会引起一群人的共鸣和热情探讨。而剧集的话题讨论热度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其“酒香”到底传了多远、吸引了多少顾客。因此,宣发团队必须主动抛出话头,引导观众对长剧所涉及的热门话题展开积极讨论,鼓励观众进行二创作品输出,通过迅速交换彼此的信息将长剧推广出去。无论是经历分享、观点输出,还是剧情演绎、模仿搞怪,或者只是简单的剧情分析,只要观众越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二创当中,长剧所得到的热度和关注度就会越高,才越有机会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艺术品质和叙事深度。
(作者:应乐)